园区快讯

安徽芜湖哪里有高标准厂房

高标准厂房是指符合国家通用建筑标准及行业要求,由开发建设单位进行规划建设、功能配套、达到建设规模要求、符合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工业和服务业及其附属公共配套设施用房,包括通用厂房和专用厂房。 高标准厂房具有以下特点: 符合产业聚集、发展的要求,具有相近行业高通用性和高集约性的特点。

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调度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

5月9日上午,区委书记方忠调度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区政府副区长李娜主持会议,相关产业链“链长”、产业链牵头部门及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分阶段依次参加。会上,区投促中心书面汇报全区1-4月份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情况,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大数据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高层次人才团队、跨境电商及电子商务四家产业链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分阶段汇报项目签约、序时进度、在谈亿元以上项目及拟签约项目情况,方忠分别就做好重点

智能精密加工企业在芜湖建厂有哪些优势?

智能精密加工是指利用先进的数控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对各种材料进行精密加工和制造的过程。这种加工方式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减少废品率,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智能精密加工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建筑工程等领域。在汽车制造行业中,智能精密加工可以应用于发动机、变速箱、车轮、座椅等零部件的加工,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提高整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在航空航天领域,智能

工业自动化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厂房

工业自动化企业具有智能化、高精度化、工业无线化等特点,工业自动化企业朝着高质量、高效益的可持续之路发展,必然对生产厂房有一点的要求,那么工业自动化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厂房呢?工业自动化企业在选择工业厂房厂址上要注意,必须贯彻国家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多方案比较论证,选出投资省、建设快、运营费低、具有最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厂址。厂区用地面积应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要求,有废料、废渣的工厂

企业购买厂房前,请先了解这50个问题

为方便企业购买到适合自己的工业厂房,今天整理了这50个关于工业厂房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一、工业厂房的分类1.按厂房层数分: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厂房。2.厂房跨度的数量和方向分:单跨厂房、多跨厂房、纵横相交厂房。3.按厂房跨度尺寸分:小跨度(小于等于12米)、大跨度(15-36米单层工业厂房)。4.按车间生产状况分:冷加工车间、热加工车间、恒温湿车间、洁净车间、其他特种状况车间。二、工

制造企业为什么选择落户鸠江?

鸠江区,位于芜湖市东北部,面积820平方公里,拥有54.05万常住人口。在经济发展上,这几年鸠江区十分重视招商引资。根据鸠江区人民政府官网刊发的报道来看,在2022年上半年,鸠江区新签约的产业项目就有81个,同比增长了50%,主要包括了电子商务、大数据、汽车及零部件,成为鸠江区2022年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凭借40.48亿元位居第3。鸠江区作为芜湖最重要的工业区,上半年的经济总量达到610.4

企业要做大做强,为什么必须选择产业园?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入驻产业园,而不是普通的写字楼?一方面,产业园的外部“硬件”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园区的软性服务和多元化也成为了助力企业成长的“加速器”。以产业为依托相比传统写字楼办公在企业孵化、资源共享、金融服务和人才协作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是传统办公所比不了的。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双重驱动下昆晋芜湖产业园以智能制造产业的需求进行规划,从园区设计、产业导入、企业服务等内

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规模达到了31.4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7.4%。目前,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部门分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制造业摆在突出位置,今年的工作重点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将

买安徽厂房,你会考虑哪些问题?

安徽实施了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投资专项行动。2022年完成投资6000亿元以上。围绕“工业增加值五年翻番”的目标,启动实施优质企业引育、优势产业壮大、产学研协同创新、数字赋能、质量提升、绿色发展等六大投资专项行动。实施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100个、“工业强基”项目100个。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0个,滚动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1200项。新增绿色工厂80家。芜湖根据《安徽

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制造业为现代工业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信息与知识社会提供了先进装备与技术平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制造大国。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靠国际市场不行,单靠“一招鲜吃遍天”也不行,必须依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智能制造中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以及前三者综合形成的制造系统集成创